他坚守司法理念,坚持公正审判,多起案件作为经典案例在河北电视台《法治在行动》栏目中播出;他坚持群众路线,践行为民宗旨,新冠疫情期间彰显法院人的担当;他服务保障民生,勇担社会责任,主动协调行政机关,优化金融管理秩序,改善营商环境;他播撒法治信仰,提升司法公信力,让当事人带着对法官和法律的信任走出法庭;他牢记初心使命,援疆奉献人生,在新疆工作期间,克服各种生活困难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职责;他业务能力突出,工作成绩显著,2015年、2016年、2017年、2019年被河北省高院记二等功,2017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“全国法院先进个人”,同年被河北省政法委、宣传部评为“美丽河北·最美政法干警”,2018年被新疆高院评为“法院优秀援疆干部”,2021年1月10日,被授予“全国优秀法官”荣誉称号……他就是衡水中院审监二庭庭长李永玮。
坚守司法理念 坚持公正审判
李永玮办案方法灵活、不拘一格,不仅注重程序正义,更追求实质正义;不仅追求法律效果,更注重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之所以有这样的理念,缘于两年前他审理的一起诉讼。小两口要结婚,女方家陪送了一辆汽车作嫁妆,但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。在送亲过程中,车辆被一精神病患者抢走,其在驾车逃逸过程中,将一路人撞倒在地死亡。女方家本来心里就窝火,在诉讼中坚持自己不承担赔偿责任。“一般机动车在具有一般过失甚至无过失的情况下,交强险都需赔偿,而你们在存有重大过失,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情况下,反而不需赔偿,显然有违立法目的!”面对女方当事人的咆哮公堂,这是李永玮在庭审后给当事人所做的耐心解释。该案终审判决后,被河北省经济频道《法治进行时》栏目作为典型案例,进行了宣传。
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为民宗旨
李永玮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,管群众身边事、解百姓心中结,探索出法、理、情相融合的工作方法,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,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暖。
面对突发的疫情,李永玮同志带领团队没有坐等观望,而是率先运用移动微法院、云法庭及微信群开庭审理案件,及时回应当事人的司法期盼。虽然不能正常出门办案,但李永玮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加班加点,运用网络技术工具,从远程开庭、调解、文书送达到微信方式的执行款项的交付履行,均做到了忙中不乱,井井有条。就是这样忙忙碌碌又默默无闻,在与当事人近乎零接触的情况下,完成了几乎相当于工作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工作任务,依然保持了案件审理良性循环,及时解决当事人诉求,发挥了司法的社会调节功能。在非常时期,李永玮用实际行动防战抗疫,用满腔热血迎接胜疫之春,展现了人民法官的形象和责任担当,让社会感受到了司法的关爱和温暖。
服务保障民生 勇担社会责任
李永玮坚持“审判台连着大社会,事事关乎大民生”的理念,在个案处理之外,积极探索案件背后的问题,并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,努力推动社会管理完善,从源头上防止纠纷的发生,从根本上保障群众的权益。一起道路妨碍通行案件,李永玮审理后认为,交通局设置的限宽设施存在瑕疵,作为该设施管理人,维护、管理不到位,其应承担管理瑕疵责任。判决作出后,一并向该交通局出具了司法建议,促使该行政机关改进和完善了管理工作。
根据党中央“六保六稳”的工作要求,李永玮要求自己高质高效审理好每一起案件。在接收案件后,李永玮认真审查案件基本事实、摸透当事人需求,优先采用调解方式处理,针对民商事案件债权数额、还款时间、诉讼费用、保证人抵押人责任以及强制执行等条款细致梳理、逐字推敲,确保调解内容的合法性、确定性和可执行性。他在总结大量的涉企业案件后,发现法律意识欠缺是导致企业矛盾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,便利用案件判后答疑和法治宣传等方式,法治宣传力度,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,解决法律难题,将矛盾纠纷预防于前端。
播撒法治信仰 提升司法公信
李永玮还高度重视案件审理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,积极通过司法裁判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使司法活动成为评判善恶美丑、弘扬主流价值的重要阵地。一起赡养纠纷他采用下乡开庭巡回审判的方式,在该村村委会门口的大树下进行了庭审。庭审后,李永玮没有立即结束,而是主动和当地的围观庭审的村民们谈一谈、聊一聊,借着刚审的案子,以案释法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他说:“法官办案,最好的效果就是审理一案,教育一方,防止类似的纠纷再次发生。”
牢记初心使命 奉献精彩人生
2018年,根据组织安排,李永玮被派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法院挂职院长助理。新疆库车县有独特的地域、地貌,自然和生活条件比内地要艰苦很多,但该同志没有任何抱怨,而是克服各种生活困难、语言障碍等,以最饱满的激情在自己的岗位上迅速适应新的环境,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其援疆职责。该同志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先后参与了库车法院案件繁简分流、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等多项工作方案的制作,改变了库车县法院以往案件的审理流程模式。其本人多次在沟通、交流会议上,对当前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法律问题进行了讲解,并总结出了具体的规律,提出了值得借鉴的思路。库车法院专程向衡水中院邮寄表扬信对该同志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。
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,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几千个日日夜夜,在齿轮和麦穗辉映下,李永玮就是这样用热情和真诚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档案,他让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愧于头顶的国徽,无愧于手中的天平;作为一名“80后”法官,他用青春、热血和忠诚传递着司法温情,用关怀和教育化解仇恨,让冰冷的法庭变得温暖,让“金法徽”更加光彩夺目。